給頁岩氣産業更多信心
2012年,我國非常規天然氣産量達445億立方米。其中,緻密氣産量達320億立方米,淨增長64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25%;煤層氣産量達125億立方米,淨增長10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8.8%;頁岩氣産量達0.5億立方米。三種非常規天然氣占2012年我國天然氣總産量的41.75%,可以預見,未來幾年,非常規氣占我國天然氣産量的半壁江山。
在非常規天然氣中,目前開發最熱的要數頁岩氣。然而,頁岩氣開發投入的工作量、資源的識别情況,以及産量似乎并沒有達到業内人士的預期。人們對它的資源量和技術等問題非議較多。筆者認為,對頁岩氣這樣一個全新的氣種,應該少一點悲觀,多一點自信。目前僅憑百十口井就要判定我國頁岩氣發展如何,為時過早。
對于我國頁岩氣的發展,應該少點悲觀,理由有三:一是我國頁岩氣勘探始于2007年,到2012年鑽井數為77口,成功率超過70%。而美國頁岩氣開發有數十年的曆史,截至2012年,頁岩氣井高達6萬口。二者在發展時間段上,存在明顯差異。二是我國沉積岩面積670萬平方千米,比美國還要大10萬平方千米。三是我國頁岩氣勘探已取得實質性的突破,如涪陵區塊的元21井,日産量57萬立方米。目前在鄂爾多斯盆地鑽探的7口井,雖在生油層之上,但日産量也達100萬~184萬立方米,比主力油層還高。
這些事實充分說明,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。一口井的成敗乃至一個地區的成敗,都不是判定頁岩氣這一全新氣種開發成敗的理由。非常規資源開發要走非常規之路,目前,我國的頁岩氣開發有幾項重點工作要做。
一是繼續深化資源的識别工作,特别是基礎性研究工作。資源識别非常重要,隻有識别了資源的岩性、含油性等,才能決定開發與否。識别資源還要預測資源的生命周期。過去開采油氣不講生命周期,而頁岩氣不同,講究的是生命周期的全過程。隻有了解了生命周期,才能不斷提升采收率。
二是緻力于低成本技術開發。在實際勘探中,不可能每口井都會有上萬立方米的日産量,很多頁岩氣井産量低,就沒有太大的開發價值。筆者認為,探索頁岩氣低成本管理方法,應毫不猶豫地借鑒蘇裡格氣田的經驗。蘇裡格氣田是我國目前第一大氣田,屬典型的“低壓、低滲、低豐度”緻密氣藏,靠傳統常規技術無法實現效益開采。2008年後,長慶油田吸取國内外成功經驗,推出适應該氣田的天然氣水平井開發儲層預測及精細描述、水平井部署及優化設計、水平井快速鑽井、水平井地質導向、水平井多段壓裂改造等系列技術,特别是水平井多段多簇壓裂改造技術的推廣應用,在地下形成了縫中套縫的網狀氣流通道,從根本上提高了單井産量。
三是抓好頁岩氣示範區建設。目前我國的頁岩氣示範區,有一些是國家級的,有一些是公司級的。示範區的建設從一開始,就應将探索技術路線與資源開發方式并重,比如說水平井和體積壓裂在我國已成為一個成熟的體系,但水平井水平段的分段壓裂,在我國還沒有變成現實的技術。如果公司能掌握這種改造技術,頁岩氣開發成本将大幅度下降。
我國探明的常規石油儲量330億噸,按15%生油推算,僅賦存于頁岩等烴源岩中的資源量就高達1600億~2500億噸,勘探前景廣闊。一旦低品位資源開發成本大幅下降,将徹底改變我國的能源供給狀況。